第四章 勿妄语-《月影仙踪》
第(2/3)页
天下概莫能知。唯有风闻那广寒宫宫主与派中长老议事时,一千岁老者曾大概言道:
“七星龙渊!”
后倾城道人掌奇天苏门七百一十六年,至其挂冠而去时,奇天苏门天下第一之势,如铁打江山,无人可撼。倾城道人制下门规森严,弟子多规矩,无不良行,天下为范。其衣钵传人天心上人,也不负师望,接掌奇天苏山声望日隆,即比之倾城道人时也不遑多让。但在与其师弟苏成海,师妹林晚秋的关系处理上略有微瑕。
昔年衡天峰天心上人与乐忘峰苏成海,均曾暗恋幽谷峰林晚秋。苏成海年少气盛,而林晚秋更是觉得除了倾城道人,自己才是奇天第一。遂林晚秋与苏成海,约与天心上人比武。本商定单打独斗,怎奈那天心上人悟性奇高,道行深厚,一百回合上苏成海便招架不住。林晚秋看天心上人道行如此高法,心中不免又妒又气。“这师兄也不知道谦让与我们么?”想罢竟与苏成海联手与天心上人再战。天心上人豪情万丈,大展所学,三天三夜,竟与苏林二人尚未分出胜负。最后还是林晚秋女子体弱,体力渐渐不支,终漏了一丝破绽。天心上人眼看良机在前岂肯错过,掌风啸啸,衣袂飘飘,然而就在林晚秋避无可避,闭目受戮的顷刻。却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挡在面前,代她受了一记。那鲜血狂喷在林晚秋艳红的衣襟上,是如此灿烂,如此妖冶。而林晚秋就在那一刻觉得自己的心被一个人狠狠地触动了。那就是苏成海!
天意弄人,三天的比斗,天心上人以一敌二,终是胜了。力敌当世两大高手,这分本事足以自夸于天下。
但是。
输了你赢了天下又如何?
而林晚秋也决定了自己的选择。忽忽百年过去,及至林晚秋已与苏成海共接连理。天心上人仍难释怀,期望林晚秋“迷途知返”。而苏成海知道天心上人“亡我之心”不死,故虽坐了一方峰主仍与天心上人时时作对。几百年间,苏成海欲与天心上人约斗无数,无一不都为天心上人婉拒。虽未真个交手,但天心上人何等样人,一眼便看出苏成海修为,更让他惊讶的是,不知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苏成海道行一日千里。
“师弟有何事?”天心上人抬头问道。
苏成海单掌执礼答道:“掌门师兄,三日前我门下弟子梁尔聪于山门,拣得一八岁孩童,此子天真乖巧,品相端正。不知掌门师兄……?”
“这孩子的来历可问清楚?”天心上人,温声问道。
“没有”
“却是为何?”
苏成海支吾答道:“这―这―这孩子把自己的姓名父母一概忘却了。”
天心上人道:“哦,有这等事?明日你且带他前来,届时我与各位师兄共同计议一番!”
苏成海道:“哼。难道师兄还信不过我的为人么?”
天心上人眉头微皱道:“这事颇有些蹊跷,待明日你带那孩子来再议比较妥当吧!”
苏成海道:“一个七八岁孩子,值得师兄如此谨小慎微么?”
言语中竟有觉得天心上人有小题大做之嫌!一想今日早上妻子竟说自己稍后带孩子来。苏成海的鼻子就有些不是味儿,在心底他可是极不愿妻子与这天心上人相见的。
天心上人眼中一抹亮光一闪而逝,说道:“姓名父母一概忘却,年纪如此幼小,又无半点修为,竟然能到达我这奇天苏山门?倒请教师弟这孩子又是如何破开师父她老人家的不破古阵的?颇奈我奇天苏门凋零至斯,被人闯过山门大阵竟然无一人知晓?”
不破古阵乃是上代祖师倾城道人从天外天一古洞中偶得。大阵初成,门中诸长老弟子皆问倾城道人此阵何名?倾城道人略一沉思,微笑道:“阵法天成,机缘偶得。呵呵,此阵已成,这个天下我想是我去得了。呃!…这阵名就叫“不破”吧!”
其后奇天苏昭告天下,奇天小阵初成,名为“不破”,三年之内,恭迎天下高手,有破者可入奇天幻波池(注2)参悟一月。
天下自是奔走相告,更惊动了闭世五百年的昆仑山天机祖师鬼谷子。鬼谷子乃月荒万年阵法集大成者,正邪两道都敬之三分。他没想到一个小妮子竟敢与天下叫嚣阵法,还名为“不破”。当下动了雷霆之怒,行至奇天苏门,而他自己也没想到,这区区小阵自己枯坐三年也未能破得。
最后一日。是夜,月圆。鬼谷子终未参破,却踏风大笑而去。由是不破古阵,声名大振。放眼天下谁可破之?而没过多久,倾城道人真地把掌门传了天心上人自己云游去了。
天心上人一席话,惊的苏成海心中翻起滔天巨浪,这几日这孩子如何昏迷不醒,如何可怜,不是没有一丝起疑的心思。他仔细探查过这小孩体内绝无半点修行的迹象,才放下心来。但如果真如天心上人所说有破开“不破古阵”的绝世高人,且派内无一人知晓,这根本不可能,但是事情却摆在面前。又想到妻子见到小男孩的样子,怕是爱极了的,所以让自己定要请示师兄恩准收录。
苏成海一时语塞,急道:“我想他只不过是暂时失忆了,过一段时间就好。到时候就知道了。所以还请师兄破例恩准!!!”
天心上人闻言道:“失忆?为兄以为此事非同小可,容我与各位师叔长老仔细计较一番,再做处置,你看如何?”其实天心上人何尝想这样做,只是看这苏成海的样子恐怕是非要马上自己承认他可以收纳那孩子为弟子。
苏成海一听,他哪儿有耐心等那么长时间,急喊道:“师兄……”
天心上人还是那副雷打不动的面孔,不急不徐道:“师弟,此事不可草率!你退下吧!”
言罢。
天心上人袍袖一拂,作势欲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