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游 第四十二章 拥一关而拒天下-《三尺青锋》


    第(2/3)页

    使一军驻此关,百万之众也破不得。

    许望四处环顾,“朝大哥,咱们接下来如何?”

    朝清秋笑道:“既然来了此关,自然是要好好看看,不然岂不是白来一遭,咱们就各凭喜好,自去玩耍。”

    几人听闻此言也是点了点头,毕竟函谷关内名胜众多,他们也各自有想去之地。

    ……

    关内东南有处高台。

    叫做鸡鸣台。

    相传当年曾有门客在此学鸡而鸣,助得自家公子脱困而出,而他家公子就是那个座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的孟尝公子。

    当时草莽人,也带英雄气。

    闲坐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那是一个信义为重,一诺轻生死的年代。

    那些年的江湖,格外有趣。

    来时路上沈知远自然也听过朝清秋的刀剑之论。

    剑客孤独,可他却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沈知远闭目而立,腰间长剑震颤不止,最后自腰间跃然而出。

    他伸手握住长剑横在身前。

    每个剑客都有自己的道,而他的剑便是守护。

    “没有人能够越过我的剑围。”

    ……

    函谷关东城门处,有一座太初宫。

    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

    释空站在太初宫前,犹豫不定。

    相传当年此处是老子做《道德经》之地,而佛道,自来都是隐隐不两立。

    一个老道刚好从太初宫里出来,他自然也是发现了这个有些意思的小和尚。

    太初宫虽然算不上什么名观,可也算的上是道家的一个圣地,平日里那些修佛之人也都自觉的不敢来此,免得讨个没趣。

    老道人持着手中的扫帚,笑眯眯的问道:“小和尚,想要进去看看。”

    释空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却又马上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佛祖。

    老道人一撇嘴,将手中扫帚抛给释空,“修行之人,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心有挂碍,如何修行。”

    释空顺手接过扫帚,“可小僧是佛门之人。”

    老道士甩了甩身上的衣袍,飘起的尘土倒是不比地上的少了,“我道家讲究的是自然,你们佛家拿着碗出门要饭之时,那叫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