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许是感受到了朝夕相处的师傅/老师要离开,这段日子的孔明和李然,都只是静静的陪伴着师傅。 思来想去,李卫也想不出多少心灵鸡汤来教育这两位徒弟。 此时,李卫笑着说道。 “莫要为自己的抉择而悔恨,也莫要在未来悔恨当初的决定。” “人生莫要空留余恨。” 孔明和李然看着眼前这瘦弱的中年道人。 接下来的李卫,却是赶紧教导孔明和李然。 他们两块都是璞玉,若是教导术法反而去了下乘。 不传法,不授箓,只传道。 传道,让他们修自己的路,自己的道。 一天醒来,孔明和李然再来。 却见眼前的中年道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垂暮老道。 老道抚着自己的胡子,呢喃道:“感觉做了一场很长的梦啊。” 这老迈的状态,才是他的真实状态,之所以变得年轻,便是因为仙人元神的上身,现在仙人元神不再,他的身体则恢复到了老迈的时候。 只是,他的脑子里多了很多未来的记忆,还获得了一部分来自未来的修为,然而未来的记忆并没有主宰他的人格。 他依然是那个,云游天下的道人。 在荆州城内的道观内坐落的道人。 他也依然当孔明和李然是自己的徒弟,便只教了些生活中能用到的小技巧。 比如说,厨艺,为人处世之道。 后来,他也没什么可以教孔明和李然了。 他要走了。 当初他没有修为在身的时候,尚且在行走天下,看天下事,如今有留下的一部分修为在身,更要行走天下了。 而李然在他之前,就行走天下去了。 对于李然来说,那位教她做人道理的师傅已经不在了,她告诉孔明。 自己要上蜀地,去蜀山。 因为那座山高。 看的,才能更远。 “能不走吗?” “不能。” “那,一路走好吧。” 背着行囊的李然转头看向了孔明说道:“再见了,切记了,不要饿着了。” “嗯” 孔明没有过多的挽留,只是轻轻的说道。 “你也是啊,不要饿着了。” 李然的感情并不丰富,这是她能说出的,最富有感情的话了。 此去一走,再无缘见,孔明,是知道了。 李然走了,老师也走了,留下了孔明。 最后,老道也要走了。 这座城,留不下李卫,也留不下他。 孔明为老道敬上香茶。 “老师您这一去,要去往何方呢?” “不知,可能往东边走,也可能往西边走,也可能往北边走。”老道笑着说道:“这天下,东西南北,又有何不一样呢。” “那能不往东边走吗?”孔明看着即将离去的老道。 老道一愣。 自己的学生在修行一道上精通观星测命之法。 他说不能往东,就一定不能往东。 然而,老道只是坦然一笑。 “云游天下,却有一处不可去,岂不悲乎?” “老师不若是留在我荆州之地。”孔明再想挽留老道:“您不是常说,这天下之大,去往何处,又有何不同?” 却见老道轻笑着摇头。 留下,便不必了吧。 老道洒脱的说道。 这世道已经够艰难了。 也许在日后,找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也不是坏事。 只不过这定居之处,不是荆州城。 “那老师,您以后想要到哪里定居呢?”孔明勉强笑道:“日后若有机会的话,学生也好去寻您。” “江东一带吧” “那老师珍重了。” “嗯。” 老道仰头喝了一半孔明敬来的茶水。 为何只喝一半,孔明懂的。 因为他只是一半。 望着眼前老道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又忍不住道。 “老师,敢问您名讳。” 他知道,那位已经离去的老师,他的名讳,叫明澈。 这位,也是他的老师。 老道停下脚步,摆手笑道。 “贫道,于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