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魂消魄散(4000字,求订阅)-《我有一卷鸿蒙古图》


    第(3/3)页

    巫族,修的是命魂,自是有专门针对各类神魂识魄的法子。

    “一线困灵,天光净魄,诛妖邪!”

    话落,就见于睿聪身旁四周的虚空中钻出一条红线,顺着光柱游动,顷刻间便把熊王的妖魄捆住拉出了安怡的识海。

    跟着,不断有泛光的

    ^0^银线凭空出现,一道、两道、...

    接连有光鞭无声地抽打在妖魄之上。

    姜恒稍稍看了一眼,这光鞭笞后便消散了,同时还抹去了妖魄的一小截。

    “于睿聪!!!”

    “丹云子!!!”

    “好好看着,这就是败者的下场!”

    “本王只愿他日尔等也可体会这魂消魄散之苦!!”

    “哈哈哈哈!!!”

    “...”

    “...”

    真是神死如灯灭,在妖魄不能发出任何动静之时,剩下的残缺精魄明显黯淡下来,直至无光。

    看得姜恒有些发愣。

    “怎么?悟到了什么吗?”于睿聪看着姜恒的样子,出言问道。

    姜恒呆呆地摇着头,“有点感触,但说不出口。”

    “你再不盯着里面,很快就可以加深印象了。”于睿聪向着安怡眉心指了指。

    遭了!

    分心之际,心火不知不觉旺了些,差点就烧到师叔元婴根基了。

    姜恒连忙收归心神,仔细调理。

    于睿聪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小子还是有些不成熟,未来的路还很长呐。

    不过,这次,干的不错。

    无声莞尔间,于睿聪左手捏着熊妖残余的妖魄,右手拿起竹节笔在虚空画着诡异符咒。

    足足耗了一炷香的时间后,所有漂浮在空中的符咒都融进了冥兽遗魄之中。

    随即于睿聪以笔尖点在了遗魄上,仿佛沾着墨水一般。

    待所有遗魄被竹节笔吸纳,于睿聪撤走了巫力牢笼,就势当空一划。

    半空中垂下了一小块圆镜大小的虚幻幕布。

    这些动静自然吸引了和勋的注意。

    作为化神中期的和勋,在于睿聪二人计杀幽魂冥兽的同时,也成功地把其余元婴修士体内的异样祛除了。

    “于师。”

    和勋上前,将先前那块身份玉牌递出。

    “和勋长老客气了。”

    于睿聪轻笑,收起了信物,“可还需于某以咒法查探一番?”

    “稳妥起见,有劳于师。”和勋欣然一笑,分别将其于修士从塔楼中牵引出来摆在两人中间。

    没费多少工夫,于睿聪仅是以笔扫过,便得到了结论,“和勋长老修为深厚,玄阳楼有长老坐镇,可喜可贺!”

    “唉,于师见笑。”和勋稍稍欠身,把其余人收起,看向对方的神色带着些不同寻常。

    于睿聪自然不是愚笨之人,仅凭和勋对其他人的处理方式,就看出了这位的意图。…

    “不如,你我二人签订神魂契约,今日之事勿往外传?”

    “在下,”和勋顿了顿,视线扫向姜恒,“正有此意。”

    于睿聪哪还不知这是要把姜恒也算上,他摇了摇头,正色轻语,“此事仅在你我二人。”

    “于师?”和勋有些不明所以,潜在意味是想讨个说法。

    “他的事,你未必承担得住。”

    于睿聪语出惊 人,让和勋默然了许久。

    这话,于睿聪可没有说错,神魂契约既是双方约定,却也涉及到一些因果。

    姜恒现在可是行走的巫族命脉,贸然加入契约中,算上于睿聪,相当于大巫加小巫的因果,外带算上姜恒身上那灵宝,就算和勋背后有玄阳楼也大抵是很难抗住的。

    但凡承载大因果,必是先有劫难生出。

    巫族属于经历了一次,姑且算过去式。

    可现成的例子,不是还有凉武阁吗?

    按幻天镜中的预算,现在姜恒二人也只是走到了第三处。

    第五处那等凄凉场景,于睿聪都怀疑是凉武阁被人灭门了。

    能不能改命还真不好说。

    至于和勋,在听完于睿聪这话之后,并没有怀疑对方会欺瞒他。

    于睿聪能说出这番话,其实也算间接烘托了姜恒的地位。

    是了,和勋也记起姜恒喊于睿聪‘老于’的事。

    没有再深究,和勋终是应了下来,“此事仅在你我。”

    (本章完)

    (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第(3/3)页